9月26日,苏州市水务局老年支部联合太仓市水务局离退休党支部共40余名党员开展“凝聚‘银发’力量共护一方碧水”主题党日活动,党员们共同参观学习基层水文化阵地、水利水务建设新成就以及开展“银发护碧水”志愿服务活动,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新实践贡献水务银发力量。
走访苏州水文化馆领略水城文化
印象苏州水文化馆坐落于平四路与人民路口、环古城河健身步道旁,是苏州首个以水文化为主题的展示馆。展览馆总建筑面积730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三层,以“水城春秋”“水巷风情”“水井生活”“水利万物”“水秀园林”五个展区,通过文字、新老照片、影像等形式,运用声、光、电等高科技多媒体手段,再现“水陆并行、河街相邻”和“三横四直”水生态,赏味“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古迹名园”的独特风貌。
通过参观,党员们表示:苏州水文化馆紧扣“苏州城市水文化”主题,既打造出了解苏州名城水文化的展示窗口,深度体验苏州文化生活的旅游景点,成为市民学习教育与知识科普的基地,同时它也是苏州水生态工作成果的汇报窗口。未来水务工作要进一步把水文化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推进水文化载体建设,加强水文化传播弘扬。
走进西塘梦里水乡探寻治水奥秘
苏州治水科普园是苏州市重点打造的水文化传播水情教育、水利水务科普基地,位于浒墅关经开区和相城区黄埭镇交界处,以苏州市西塘河引水工程核心区裴家圩水利枢纽为基地,与春申湖景区、虎丘湿地公园相依,是苏州市重点打造的水文化传播、水情教育和水利水务科普基地。
全园由治水技术(重点为塘浦圩田)、治水名人、治水典故、诗意江南、生态长堤、戏水乐园、滨水休闲、研学课堂、引水工程和运河十景简介等十大主题内容组成,通过展示圩、塘、泾、浦、港、堰、闸等古代水利工程设施的作用,直观活化“塘浦圩田”的历史场景和科学的治水技术。
党员们边走边看边学习,认真听取讲解员讲解,纷纷感慨:我们搞了一辈子的水利工作,把青春韶华奉献给了水利事业,见证了苏州水环境从“脏”到“净”,再到“清”,并正在向“美”持续转变。现在虽然已离开工作岗位,但我们的使命感和担当精神却从未减退,未来将继续发扬优良传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构建人水和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银发贡献,让治水精神不断传承和发展下去。
银发献余热再助力守护一方碧水
苏州市水务局与太仓市水务局联合开展了“银发护碧水”志愿服务活动,组织退休党员与太仓市“河常清”行动青年志愿者、“河小青”志愿者携手开展“微巡河”活动,沿西塘河畔捡拾烟头、废纸、食品包装、塑料袋等生活垃圾。通过团结协作、辛勤劳动,大家共同绘就出一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
西塘河北起望虞河琳桥港,从钱万里桥东侧进入苏州外城河,全长17.87千米,河道岸线总长38.65千米。河道流经平原河网区,沿线支河26余条,其中黄埭塘、春申湖、朝阳河、黄花泾等为重要河湖。西塘河沿线文化景观资源丰富,不仅是一条清水通道,还是一条生态景观河道,一条绿色景观长廊。沿河沟通春申湖、裴家圩、三角咀等天然湖荡,并建有风之广场、太阳广场等主题广场,形成水利工程与市民休闲场所的和谐统一。
党员们纷纷表示,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将继续做好河道巡查这项工作,积极为河道治理工作作出贡献。作为一名党员,一名老水务人,我们要时刻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退休不褪色,积极争做“银发先锋”,以实际行动守护水清、岸绿、河畅、景美、人和的生态宜居家园。
本次主题党日既是一场思想的深刻洗礼,也是一次实践的锤炼升华。党员们一致表示: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扛起水利水务使命,发挥余热、老有所为,为推进水利水务事业高质量发展奋斗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