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水资源配置向“优”发力,融入绿色发展“大格局”。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促进区镇优化自身用水结构,实际用水量超控制指标区镇数量从2022年9个降低至2024年3个。大力推进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制定《吴江区印染、喷水织造行业取用水工作指引》,引导印染、喷织企业优先使用再生水。为推进形成印染集聚区、喷织保留区“分质供水、集中处理、中水回用”用水模式,落实桃源富乡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取水许可量290.3万立方米的批复,规划接收周边87家喷织企业、总计约1.47万台喷水织机工业废水进行集中处理,制成再生水统一回用至企业进行生产。2024年吴江区全年用水量预计为6.12亿立方米,较去年减少8.8%,用水结构不断优化。
二是水资源改革向“优”深化,开拓吴江经验“示范地”。吴江区先行探索取用水领域信用监管改革,多部门联合印发《吴江区取用水户信用评价试点实施方案》,科学制定五大类27项评价指标,评价对象以年取水许可量10万立方米以上的取用水户为重点,整合形成取用水户信用信息档案,量化评定四级信用等级,实行跨部门评价结果共享与应用,靶向落定“差异化监管措施”,形成取用水监管关口前移、精准有效。为深化水资源“放管服”改革,2024年江苏省汾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水资源论证区域评估通过省级验收,积极探索建立“水资源论证区域评估+取水许可告知承诺制+取用水户信用评价”取用水高效管理新模式。
三是取用水管理向“优”提升,打通智慧监管“主动脉”。夯实计量监督全覆盖,2024年开展取水计量设施集中检定200家,全区取用水户实时监测覆盖率达到100%,省级取水在线监测率达到99.3%。完善取水信息数字化,依托全省取用水管理巩固提升行动平台,完成1035个取水口信息比对和555个计量档案建立,动态全面掌握各类取水口数量、位置、监测计量等信息。确保取水监管无死角,2024年省市区三级联动,开展严格取用水管理全覆盖监督检查“回头看”,充分利用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电子证照系统等平台,全面梳理取水许可问题清单2799条,印发相关通报,督促取用水户即知即改,落实发现问题整改全闭环,同步完善取用水户“一户一档”台账资料,形成取水规范化长效监管机制。
四是水资源保护向“优”聚力,守护饮水安全“生命线”。加强水源地安全保障,全年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强化水源地蓝藻防控,建立区水务局、气象局、生态环境局安全度夏联合协调机制,印发相关处置方案,开展重点水域蓝藻水草的巡查打捞工作,实现蓝藻水草打捞“日产日清”。严格地下水保护管理,做好全区28口地下水监测井运行维护,确保水位动态监测系统准确高效运行。深耕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苏州市吴江区地下水保护利用规划(2022-2030)》荣获2023年度江苏省水资源优秀成果三等奖,苏州市水利水务科技项目“东太湖备用水源水库特征嗅味物质生成机理及防控技术研究”通过市级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