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服务>政策导读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十二项三年行动计划“系列解读之二

时间:2018-06-03 09:44 来源: 访问量:
【字体:

  □苏报记者 陆晓华

  苏州素有“鱼米之乡”美誉,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苏州“三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市农业现代化指数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城乡居民收入比长期稳定在2:1以内,城乡发展一体化已经成为苏州的特色、品牌和亮点。

  但也要清醒看到,苏州农业产出效益还不高,农村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欠账不少,农民持续增收难度较大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让人们对“鱼米之乡”有了更多、更高期许。苏州制定的《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就是要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不断提升农民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一句话,农业要强,农村要美,农民要富。

  农业强,苏州农业现代化水平要迈上更高台阶

  在苏州,虽然农业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占比不高,但其基础地位始终没变。近年来,苏州更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代农业建设迈上了新台阶,主要表现为三个明显提升:一是农业基础设施明显提升,苏州现有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51个,占全市耕地面积的近一半;二是农业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近90%;三是农业产业化水平明显提升,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快速发展,全市拥有农业龙头企业343家,去年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950亿元。

  尽管成绩不俗,但人们不禁还是有这样的疑问:苏州这个中国经济发展的“优等生”,未来,又将如何定位农业发展呢?

  在接受采访时,市委副书记朱民说:“苏州地处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区域,我们的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都市现代农业。”对苏州来说,农业有三个功能尤为重要:一是生态功能,必须走绿色发展的道路,要更加注重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二是供给功能,要优先保证苏州市民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和部分的“奶瓶子”;三是富民功能,要扩大在生态旅游、休闲旅游、文化体验、康养基地、农业电商等方面典型示范效应,使之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

  目 标

  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苏州全市的现代化。《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给出的目标是:到2020年,苏州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现代农业园区建成面积超过130万亩,高标准农田占耕地比例达到68%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2%。

  解 读

  发展现代农业,关键是要让农业强起来,从而来推动农业全面升级。《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排定的一个重点任务就是着力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具体包括优化农业“四个百万亩”产业布局、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创新发展、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举措。

  市农委副主任何建华说,产业兴旺,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农业要强,关键是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下一步,苏州将把农业高质量发展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具体包括:实施质量兴农,大力开展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坚持绿色兴农,进一步优化“四个百万亩”生态布局,更加突出苏州农业的生态首位功能;推进品牌强农,发掘打造一批“苏”字头农业特色品牌,今年重点推进“苏州大米”区域公共品牌创建;加快创新惠农,积极培育和发展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提高综合效益。

  农村美,苏州农村要成为美丽宜居乡村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这些年,通过美丽乡村建设,苏州很多村庄环境变美了、更宜居了,也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目前,全市累计已建成三星级康居乡村1140个(含美丽村庄示范点100个)。不过,也有专家指出,乡村之美,美在特色、贵在特色,也难在特色,一些市民游客也呼吁,美丽乡村,要避免千村一面。

  朱民表示,苏州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就是要进一步提升乡村人居环境,让当地居民群众更有获得感。经过几轮乡村环境整治,苏州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乡村环境面貌焕然一新。接下来,要突出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这是美丽乡村的升级版,关键要在挖掘“特色”上下功夫,“要重点突出特色产业、特色生态、特色文化,实现田园生产、田园生活、田园生态的有机结合,让我们的现代化成为有根的现代化。”

  目 标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的优势和宝贵财富。《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提出,苏州将持续推进新一轮美丽村庄建设,每年建成350个三星级康居乡村和10个康居特色村。同时,重点培育特色田园乡村,到2020年,建成50个左右市级特色田园乡村,并择优重点打造15个左右省级试点。

  解 读

  特色田园乡村,让人对苏州的乡村有了更多美好的期待。市住建局局长邵庆说:“我们的特色田园乡村,就是要立足乡村独特优势,通过高标准规划设计和建设,进一步优化山水、田园、村落等空间要素。”目前,我市已有8个村被列为全省特色田园乡村试点,市里也确定了首批20个市级试点,并已经完成村庄规划设计,正在抓紧落地实施。近期,苏州还启动了第二批市级试点工作。

  特色之外,农村基础设施完善和提升仍需久久为功、常抓不懈。

  市水利局局长王国荣表示,去年底,我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已达80%,下一步要继续推进,到2020年底,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85%以上,太湖和阳澄湖一级保护区、重点国考断面关联村庄生活污水治理率要达到100%。当前,在今年消除城镇黑臭水体基础上,以后我们要结合每年实施1000条以上农村河道整治工作,实现到2020年底全面消除城乡黑臭水体目标。

  种种努力,目的就是要让苏州的农村美起来,苏州的农村是个美丽宜居乡村。

  农民富,苏州农民要有更多更大获得感

  前段时间,东山镇的快递小哥查建兴因为上了《人民日报》,在当地成为网红。查建兴是东山本地人,伴随农产品电商的迅速发展,现在他除了做快递外,也开启了自家农产品的电商销售,小夫妻俩一年的收入也有二三十万元。数据显示,2017年,苏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977元,苏州城乡居民收入差为1.96:1,是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小的地区之一。

  农民富不富,是乡村振兴战略最重要的评价指标。朱民表示,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在推动农民增收方面,三年行动计划和今年市委一号文件都有了明确目标,围绕目标,我市将实施就业创业富民、社会保障惠民、困难群体帮扶“三大行动”,目的就是要不断提高苏州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

  目 标

  《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提出,今后三年,苏州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明显提高,农村集体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在1.9:1以内。实施新一轮经济相对薄弱村精准帮扶,每年市级财政安排不少于1亿元资金,确保2020年帮扶村年稳定性收入达到250万元。

  解 读“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市委农办主任张伟说,苏州农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有着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这种获得感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说农民收入,按照三年行动计划,未来苏州农民的增收步伐将继续快于城镇居民,今年市委一号文件也提出,到2022年,苏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要达到4.2万元。再比如,社会保障方面,苏州率先实现了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三大并轨”,300多万苏州农民享有与城镇居民一样的社会保障。接下来,我市将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服务体系,通过实施城乡一体的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构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与职工养老保险有效衔接机制,确保城乡居民平等享受社保待遇。

  市人社局局长朱正表示,下一步,苏州将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质量。到2020年,组织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1.2万人。同时,积极落实全民创业行动计划,提升农民创业能力,紧扣苏州乡村产业发展特色,推出更对乡村创业者“胃口”的创业培训课程,到2020年,扶持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人数不少于6000名。

  提升农民获得感,不仅仅要“富口袋”,也包括公共服务提升、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朱民说,公共服务实际上也是“隐性财富”,教育、医疗、养老等这些农村公共服务保障好了,就可以减少居民在这方面的支出,这也是提升农民获得感的重要方面。为此,在三年行动计划中,重点将是抓实两项基础性工作。一项是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就是努力实现道路、信息通讯、文体中心等硬件公共设施城乡同标准、全覆盖。另一项是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优化资源配置,逐步缩小城乡、地区差距,着力解决看病难、上学难、养老难的问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
TOP 打印 关闭